统一客服:400-650-2860
首页 >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透过案例看农产品出口风险

 

     

--透过案例看农产品出口风险

 

在外经贸活动中,广大企业和有关部门最为关注的莫过于企业的经营风险。因为一旦发生风险,小则使企业伤筋动骨,大则令企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特别是随着全球金融危机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打击趋于深重,企业出口面临的风险和经营中的不确定因数增大。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作为惟一承办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也是专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机构,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承担风险,支持我省企业出口和“走出去”发展,中国信保云南分公司自2004年成立以来,在帮助企业规避风险,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外经贸事业上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在支持我省农产品出口方面也发挥了独特的政策性作用,在实践中也积累了一个个精彩的案例。这里,我们选取了农产品出口的部分精彩案例,相信会对我省企业出口及外经贸发展有所裨益。

出口企业应加强风险管理意识风险防范瞄准老客户

案例回放

某出口企业,主要从事农产品出口,其管理水平、市场能力、出口规模在同行业均处于前列。该公司成立5年来,业务稳健增长。2008年底,该公司最大的国外客户——法国的一家知名企业突然宣布破产,给这家出口企业造成大额应收帐款无法收回,经营几乎瘫痪。没想到歪打正着,该公司年初因融资目的而投保的出口信用保险却意外地帮助企业绝处逢生。近期,该公司已获得中国信保近30万美元的赔款,得以安然度过难关。

案件点评

目前我国企业,特别是农产品出口企业,风险管理意识薄,很多出口企业应收帐款没有任何保障措施。一些出口企业认为,跟客户都做了多年了,从来没有发生问题,怎么会有风险?实际上,从中国信保云南分公司赔案的统计数据来看,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的加深,发生在老客户、大客户身上的赔案呈增长趋势。

在欧美发达国家,为应收帐款设置保障措施是企业管理的必备环节,没有任何保障措施的应收账款是不可思议的,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是各国企业防范风险的主要工具。在我国,随着中国信保的成立,重视风险管理的企业越来越多,特别是管理机制比较完善的大型企业。而大量的中小型企业仍需加强风险管理意识,未雨绸缪才能获得长远发展。

中国信保及时赔付 力挽狂澜

案件回放

某出口企业,主要出口野生菌、大白芸豆等农产品。自去年10月以来,在中国信保的帮助下甄别买家、灵活结算方式、开拓欧洲新市场,产品热销欧盟各国,企业出口量有所增加。去年,由于希腊对其国内主要港口实行私有化引发码头工人罢工,港口基本崩溃。发往希腊的货物无法入境,买家因收不到货而拒绝付款,中国信保在得知消息后迅速通知企业转卖未发运及在途货物以减少损失,但企业最终仍有几个货柜近百万元的货物因在途时间过长而发生霉变导致货物全损,由于货款无法回收企业周转资金出现短缺,营运出现困难,甚至要变卖自有土地来获得资金,近万当地豆农也受到影响,中国信保在企业索赔后迅速查明案情,对企业赔款80多万元,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问题,保障了企业的利益。企业老总曾向中国信保表示:“如果没有中国信保我今年就过不了这个坎,企业的生存就会出现问题,跟着我的近万名豆农也会受影响,感谢中国信保”。

案件点评

该案是一起政治风险致损的典型案例。政治风险多由国家和政府原因造成,如2004年——2005年间,欧美等进口国政府先后以禽流感特保设限、本案中码头工人罢工等为由禁止货物通关,致使出口企业蒙受较大损失。此外,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行业标准等非关税壁垒措施增加,也导致国际贸易风险加大。由于政治风险多为巨灾类风险,一旦发生,往往给出口商造成巨额经济损失。中国信保作为国家设立的政策性保险机构,可以通过承保政治风险,鼓励企业出口。

农产品拒收风险

案件回放

阿联酋商业信誉一直较好,长期以来出口企业认为与该国买方合作风险较低。2008年底某出口企业按要求出口一批核桃到该国,出口前买方按合同要求支付了10%的货款,并在合同中约定在货物到港后支付剩余货款后提货,由于当年美国核桃丰收且美国国内消费需求减少导致其出口价格较国际市场价格下跌近一半,当货物到港时,买方称由于价格问题买方将放弃给企业的预付款并拒绝接收货物,该出口企业只能忽忙寻找新买方出售货物,不但货物价格出现近一半的损失,还得承受大笔的滞港费用,造成损失。

案件点评

尽管最近部分粮食作物价格有所回升,但是2008年以来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的状况并没有根本的好转,或者买家所在国可能发生突发事件。导致很多买家不愿意继续执行合同,导致拒收频发。事后,本案中的出口企业及时得到了中国信保云南分公司对价差及滞港费用的赔偿,最大限度减少了企业的损失,为企业持续稳定的经营提供了条件。

农产品出口的往往存在附加值低,季节性强,加工深度不足,价格涨跌不定,导致买家拒收风险相对较高。加之我省很多出口企业风险防范意识薄,缺乏风险管理,在拒收风险发生时,出口商往往措手不及,经常忙中出错,使得一些本可避免的损失进一步扩大。

本案的处理过程提示,买方拒收货物时,作为出口商不能畏惧拒收,必须冷静分析,寻找对策,积极应对,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中国信保云南分公司提醒广大农产品企业出口是要:1、关注市场信息,注意市场行情的波动;2、关注买家所在国的政治、经济风险;3、谨慎选择买家;4、严把质量关,不给买家违约留下借口;5、选择风险分散工具,降低自身损失。

中国信保作为我国惟一承办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金融机构和专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机构,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共渡时难、转危为机的关键时刻,中国信保云南分公司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商务部、云南省政府对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加大对企业支持力度的要求,加大对我省农产品企业的支持力度,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国家“稳外贸、促增长、保就业”的重要政策做出新的贡献。